中国科学家构建出新型人工碳晶体******
中新社合肥1月12日电 (记者 吴兰)中国科学家在新型碳基晶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构建出新型人工碳晶体,并实现了其克量级制备。1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对富勒烯碳60分子晶体进行电荷注入,在常压条件下构建了碳60聚合物晶体以及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
朱彦武介绍:“这里的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微观上具有多孔特征但完整保留了晶体的宏观周期性,是一类新的人工碳晶体,未来可能在能量存储、离子筛分、负载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电荷注入技术为构建这类碳基晶体材料提供了一种拼‘乐高’式的制备技术,有望成为在原子级精度上调控晶体结构的新手段。”
碳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元素之一,碳原子之间通过不同排列方式,能够形成多种结构,比如石墨、金刚石和无定型碳,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近年来,富勒烯、纳米碳管、石墨烯和石墨炔等新型碳材料的发现和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研究热潮。
“如果我们可以在一个晶体结构中引入纳米单元,例如用富勒烯、石墨烯等作为基本结构单元代替普通晶体中的原子,像搭积木一样‘搭建’出新型碳材料,可能会发掘更多新奇性质,发挥更大应用潜力。”朱彦武说。
此前,对于制备这类新型碳材料,研究人员要么是利用高温高压等极限条件,要么是采用紫外光、电子束辐照等微观处理技术,但其产率较低、产物不纯,阻碍了人们对该类材料的性质与应用进行更深入探索。
朱彦武团队长期致力于发展新型碳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早在2011年,就找到了一种化学“活化”的方式“激活”石墨烯。此后,团队进一步探索了“活化”方法的普适性。
在此次研究中,朱彦武团队创造性地使用氮化锂对富勒烯碳60分子晶体进行电荷注入,并在温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最终得到大量的碳60聚合物晶体以及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
朱彦武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系统地研究长程有序多孔碳基晶体的性质,期望通过精细调节实验参数进一步调控晶体的原子级结构特征,探索更多的性质和应用。”(完)
北京公园风景区元旦假期接待游客147.6万人次 冰雪活动受欢迎******
光明网讯(记者 张倩)1月2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元旦假期3天来,全市公园风景区共接待游客147.6万人次。
1月2日,市民在北京什刹海冰场玩耍,感受冬日乐趣。光明网记者 崔珍妮 摄
冰场、雪场成为了市民游客们享受假期生活的好去处。据了解,围绕“喜冰乐雪”主题,颐和园、北海公园、陶然亭公园等北京25家公园陆续推出40块冰雪场地,助力第九届市民快乐冰雪季活动。冰场中有冰车、冰滑梯、冰上自行车等传统项目,雪场中有雪上飞碟、雪上乐园、雪上小火车等亲子互动娱乐项目……近百项冰雪游艺项目让大人、孩子都乐在其中。今冬冰雪季预计持续至2月中下旬。
12月31日,市民在北京冬奥公园冰场,尽情享受节日冰雪的快乐。光明图片 李文明 摄
元旦假期,为保障市民游客游园安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公安、城管、交通等部门启动假日联动机制,加强对游客量较大或举办冰雪活动的公园联合执法和不文明游园行为整治。据了解,自元旦假期至正月初六,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公园风景区冰雪活动运行安全管理纳入节日期间检查内容,要求各区加大行业安全检查,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全市公园运行平稳,安全有序。